從小我和腳踏車的關係一直很陌生,一來是因為家裡從沒那東西,二來則是父母忙到根本沒時間教

加上台北的生活機能很好,走出家門不需兩分鐘便是公車總站,再走遠點就能搭捷運,再糟也還有爸爸的專車接送

在種種因素下,讓我即便不會騎腳踏車,出入也是十分的方便

直到跑去花蓮唸大學,和現在即將開始出社會工作,才開始慢慢體會到騎腳踏車的重要性

朋友的說法是這樣的......

會騎腳踏車= 會騎機車

不會騎腳踏車≠ 不會騎機車

衝著這樣的說法,我信心滿滿的跑去學騎機車,覺得自己的平衡感應該不是太差

但在出了人生第一場小車禍之後,那樣的自信完全消失殆盡,對機車也開始存在著害怕失速的恐懼感

機車學不會,那從腳踏車開始總行了吧!在幾次練習之後,我對於平衡感的期待是幾乎放棄了

原以為憑著我那天生奇爛無比的平衡感,單車日記大概要寫個十來篇才可能出現個成果發表

沒想到在事隔多年的今天,經過爸爸的斯巴達式訓練,居然能成功的騎上一小段距離

明明整個過程大約一個小時半左右,我卻覺得像是騎了三四個小時

除了爸爸的鬼吼鬼叫之外,支撐、陪伴我的,便是你的期望

我知道.... 依照父親大人的個性,今晚沒成功,要離開練習場的機率是微乎其微

就算是下雨了,手腳也因為過度使力而顫抖著,練習依舊是不停歇

中間還一度因為疲憊和無力感而落下了幾滴淚

所幸,最後終於是讓我抓到了感覺。

親愛的,我成功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